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正能量】寒冷冬日,重温这些年感动你我的江津故事!

2015-12-14 江津发布

今年,是“感动重庆十大人物”评选活动的第十个年头。过去十年,由群众推选、投票评出的“平民英雄”已近百位。袁焕芳、程烈超、刘国江和徐朝清夫妇……这些来自江津的平民英雄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们。


为倡导真善美、弘扬正能量,重庆卫视频道近期每周一、二21:20在《百姓故事汇》特别编播《重温感动》,以寻访者的角度重访曾经的感动人物,展现他们现在的生活和变化,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感动10年获奖人物的记忆,让感动的情感横跨十年再次回到人们眼前。让我们一起通过节目,重温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……


感动人物 播出时间

袁焕芳 12月14日21:20(今晚)

程烈超 12月21日21:20

刘国江、徐朝清夫妇 12月28日21:20


退休教师袁焕芳

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

她是一名退休教师,执教50年,培养学生无数;她退休不退岗,投资60万元建小学;她年过古稀,依然坚守着三尺讲台……她就是江津区西湖镇青泊村兴旺小学校长、2011年度“感动重庆十大人物”——袁焕芳。

兴旺小学坐落在风景优美的綦河之畔,这所占地两百多平方米的小学,教学设施虽然简陋,但却解决了数百名孩子的就学问题,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。提起当初自费办校的事情,袁焕芳笑着说:“我从19岁就走上教育战线,和孩子们一起已经习惯了,孩子们需要我,我也离不开他们。”

1998年,袁焕芳从教师岗位上退休,她以前的学生很多都在外地打工,就想把他们的孩子托付给袁焕芳帮忙照顾、教育,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一个、两个、三个……越来越多的孩子送到了她的手中。1999年,袁焕芳办起了幼儿园,附近居住的16名幼儿纷纷入园就读。那时,无论是去河边洗衣还是散步,她都背着、牵着全托的两个孩子。

上完幼儿园后,孩子们又该上小学了,许多孩子要走上四五十公里的路才能到学校。“袁老师,您办个小学吧。”2004年,原本准备去儿子家享清福的袁焕芳接到了几十名家长的联名信。思前想后,她决定自己申办一所私立小学。于是,她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,又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,东拼西凑凑足了60万元。2005年,她创办的兴旺小学正式招生。

自己办起了学校,她又动员自家在外教书的孩子们回到学校帮忙。如今,大儿子、儿媳、两个女儿都从其他学校“跳槽”到母亲亲手创办的小学来。一家人还利用空闲时间在学校外的土坡上种菜,又饲养了兔和鸡,供学生们食用。

袁焕芳患有髋关节错位,不能下蹲,走路的时候要非常注意。虽然如此,当记者问起她的打算时,袁焕芳不假思索地说:“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坚持下去,一直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。”

兴旺小学虽然不大,但已送走了六届共300余名毕业生。学校每年都有学生被保送到江津区一中、二中等重点中学就读,这也是袁焕芳最骄傲的事。

如今已是71岁的袁焕芳仍是学校的校长,对于获评“感动重庆人物”等荣誉,她说自己很感激获得大家的关注,在这种情况下,学校和孩子们受到的关注更多了,这让她感觉很欣慰。



电影使者程烈超

一个人的放映路

跋山涉水,每年行程几千公里——他是乡亲们的“电影使者”程烈超,他也是2006年度“感动重庆十大人物”、江津蔡家镇电影放映队队长。如今,距离他获奖已近十年,但这位放映队队长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,诠释着他当初的诺言:“只要我还能动,我就要让每个乡亲都能看上电影。”

“以前只是零星的几个村子,现在需要我放电影的村子已经有11个了,另外还有8所学校。”说起放电影,68岁的老程仍然很兴奋。现在,他每年要给每个村子放12场左右的电影,一年要放130多场,最远的村子距离他家有30多公里,路途遥远而崎岖,劳务费也非常微薄,但他却乐此不疲。

村里的露天电影都是在夜间放映,每每放映完毕再回到家,已是凌晨1点。遇上山路崎岖的村子或下雨的天气,老程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就更多。这十年里,随着有看电影需求的村子越来越多,放电影的器材越来越沉,老程索性自费购买了电动三轮车,“第一辆花了3700元,后来坏了;第二辆是两年前买的,又花了3900元。”

其实,老程现在的劳务费并没有因为成为“名人”而提高,放一场电影120元,一年收入不过1万6千元左右,交通费、器材更新费都要自理。但老程并不在乎,“我就是想让乡亲们多看电影。”老程说,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,放得最多的是抗战题材的电影,特别是8、9月,每周日晚上都要放战争片,《七七事变》、《抵抗!抵抗!》等,老百姓都很爱看,每次看电影都有六七百人。

每当看到村民们乐呵呵地聚在一起,被电影里的情节深深吸引,老程心里就甜蜜蜜的。“这些年儿女一直在劝我不要干了,说又累又危险,但是放电影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,我放不下。”因为老程年事已高,这些年来当地政府一直在物色他的接班人,但因为需要熬夜,加上待遇不高,无人愿意接过这个接力棒。老程说,好在最近镇上来了新的大学生村官,镇政府正在考虑让村官跟着老程学习放映,“我真害怕当我动不了的那天,乡亲们就再也看不到电影了。”



刘国江、徐朝清夫妇

可歌可泣的“爱情天梯”

刘国江、徐朝清,重庆江津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。

20世纪50年代,20岁左右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“俏寡妇”徐朝清。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,他们携手私奔至海拔1500米的半坡头山,自力更生,靠野菜和双手养大7个孩子。

半坡头在高滩村背后的深山中,和村上原本只有一条荆棘丛生的小路相连。怕老伴出行摔跟斗,刘国江从上山那年起,便开始在崎岖的山崖上一凿一凿地开造他们的爱情天梯。

半个世纪的打凿,铁钎凿烂20多根,终于完成了6000多级台阶。

“我心疼,可他总是说,路修好了,我出山就方便了。其实,我一辈子也没出山几次。”摸着老伴手上的老茧,徐朝清很心疼,眼睛里有了泪水。

半个世纪过去了,二老的结婚证早已被虫蛀烂,当年的闲言碎语也烟消云散,但二老仍不愿下山。

“她年纪大点,我能照顾她多久就多久。”刘国江说,他们二人约好,谁先走了,另一个就将其葬在山上,然后下山和儿子住,死后要运上山和老伴合葬。“娃儿大了,除了对方,没得啥放不下的,死了能一起葬在这山上就行。”

二老的爱情故事被媒体曝光后,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强烈的反响,被评为2006年首届感动重庆十大人物,同年又被评为“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”。2007年,刘国江老人去世;2012年徐朝清老人去世。遵照她的意愿,人们把她葬在刘国江老人身边。两位老人已逝,可“爱情天梯”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中山古镇,现在成为了当地热门景点,每天最高的游客量能达到5000人次以上。





(来源:综合)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